整合加速 ,一汽自主品牌在寒冬中寻找突破
腾讯汽车

刚过去的周末,在长春近零下二十摄氏度的户外,一汽自主品牌奔腾完成了换新车标后新车型T77第一万辆的交车仪式并确认了销量。

在此前万亿授信的背景下,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奚国华就任一汽轿车董事长,一汽夏利转让丰田股份等一系列整合动作引人关注。尽管中国车市28年来首度下行,一汽集团正在整合资源重振其自主品牌。

步履维艰的自主品牌

作为一汽自主品牌最重要的代表,一汽奔腾成立于1997年6月10日,其间换过三次车标,最初采用的是1字车标,像是一面迎风招展的小红旗,是奔腾最深入人心的车标,2011年奔腾启用全新的鹰标,一直沿用到2018年底更换新的“世界之窗”车标。

不过,相对于车标更换的次数,奔腾此前推出的新车型却较少,在奔腾T77之前的20年时间里只有8款车型,业内此前普遍认为,虽然也曾有奔腾X40这样的热销车型,但是在竞争激烈的中国车市,由于车型更新不够及时,使得奔腾品牌此前发展不及预期。

一汽集团自主品牌正试图在市场寒冬中寻找突破路径。

“奔腾经历了暴风骤雨似的九一八改革,我上任后每天早上闹钟都定在五点多。” 一汽股份总经理助理、一汽轿车总经理柳长庆1月18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柳长庆所指的“九一八改革”是指2017年9月18日,刚履新一个月的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正式在一汽集团打响“改革战”,将一汽集团旗下三大自主板块一汽奔腾、吉林一汽和一汽夏利进行业务整合,全部归于“大奔腾”品牌旗下,设立红旗品牌事业部、奔腾品牌事业部和解放品牌事业部,柳长庆也在彼时由合资公司一汽-大众调任一汽自主部门。

拥有63年历史的一汽集团在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中位列第125名,根据一汽集团新公布的2018年销量数据,一汽集团全年完成341.8万辆的销量,实现了2.2%的增速。

不过,进一步分析一汽集团内部的销量和利润构成,则会发现合资品牌才是一汽的销量担当和利润奶牛。其中,一汽-大众2018年累计销量突破205万辆,一汽丰田2018年销量71.5万辆,一汽马自达销量超过10万辆,三大合资品牌贡献了一汽绝大部分的整车销量。

相比之下,一汽自主品牌则步履艰难,以自主品牌的上市公司一汽夏利(000927.SZ)和一汽轿车(000800.SZ)的业绩来看,2018年前半年一汽夏利亏损6.37亿,一汽轿车虽然盈利2.52亿,但是盈利主要来自合资品牌马自达。半年报显示,一汽轿车销售有限公司亏损1.93亿元。

面对这样对比鲜明的尴尬局面,徐留平此前表示:“尽快争取通过3~5年左右的拼搏,坚决把自主品牌搞上来。”

“奔腾的发展是抓住了改革开放中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机遇,但我们在进步的同时,也要客观看待自己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奔腾离一汽集团和社会公众以及媒体的期待还有差距。”柳长庆说。

加快自主阵营整合步伐

值得关注的是,在设立“大奔腾”品牌同时设立独立事业部,一汽自主阵营近期整合步伐加快。首先是重大人事任免,2018年12月29日,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发布的《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中称,在12月28日举行的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上,一汽轿车董事会选举奚国华担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一汽轿车是一汽集团发展自主品牌乘用车的核心企业。

同一汽轿车之前的董事长王国强相比,奚国华的职级更高,是一汽轿车母公司一汽集团的总经理和党委副书记,在一汽集团里的地位仅次于徐留平。一汽集团对一汽轿车及其奔腾品牌的发展表现出了更加重视的态度。

与此同时,“大奔腾”品牌动作频频,2018年10月23日一汽轿车与百度签署协议,为奔腾打造专属车联网系统。新能源方面,未来3年,新奔腾宣布将陆续推出9款全新产品,其中新能源产品的比重将超过50%。

奔腾品牌2018年全年销量为26.8万辆,基本上保持了销量的稳定。

但另一方面,一汽夏利2018年11月27日发布的《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摘要》公告里,一汽夏利转让15%的股份,要求一汽股份以现金方式支付对价。该交易完成后,一汽夏利不再持有一汽丰田的股权,一汽股份对一汽丰田的持股比例将达到50%。

谈及本次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时,一汽夏利在报告书中表示:“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可获得较大规模营运资金,改善公司现金流状况,实现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保证企业平稳运行,并对未来企业经营改革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一汽夏利此前新推出的车型已经不再使用夏利商标,而是使用骏派新商品,对此,天津一汽销售公司总经理王志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很多人对夏利品牌有感情,但消费者对“夏利”的传统烙印太深,导致天津一汽在改变其品牌印记的过程中出现了困难,所以,天津一汽选择将其“雪藏”。

对此,独立分析师钟师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一汽夏利的壳很有可能被出售,奔腾可以作为提供过渡性的托老所,等新的金主入场就可过继过去。

从中汽协发布的销量数据来看,2018年,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约998万辆,同比下滑8%,市场份额为42.1%,相较于2017年48.8%的市场份额,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下滑了6.7%。40%的“市占率红线”,此前一直被业内认为是判断自主品牌成功与否的界限。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自主乘用车市占率分别为41.32%、46.8%、48.8%。但2018年这一数字直接下滑至42.1%。

“2019年自主乘用车很可能会失守40%市场份额红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认为,自主乘用车市场份额之所以下滑,主要是因为三线以下城市消费收紧,从而导致低端SUV销量减缓。许海东预计,到2019年这一情况不会有太大改善,低端SUV市场销量难再快速提升。

不过,相对于行业寒冬,一汽自主则有自身利好。2018年10月24日,一汽集团发布信息称,已与16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获意向性授信共计10150亿元。不过,一汽轿车、一汽夏利随后披露股价异动公告称,中国一汽与各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框架性”合作协议,授信额度为“意向性”授信额度,并非实际授信额度,不代表中国一汽真实的资金需求。

对于一汽自主和整个“大奔腾”品牌的未来,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博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达了谨慎的乐观。梅松林指出,依托市场的竞品和一汽集团的实力和背景,一汽自主奔腾现在的定位没有大问题,挑战是目前中国定位于主流大众市场的品牌竞争激烈,一旦市场下行,自主品牌就遭受到极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一汽自主品牌正在市场寒冬中寻找突破的路径,也是生存发展的新方向。”


2019-01-21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