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差不多,自主合资车真正的差距是什么?
小李车评李建红
    现在的中国自主品牌,似乎发展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继续依靠价格战赢得当前市场还是忍住阵痛赢得未来,可能大多数朋友会说,当然是后者了,但是我们想说的是,没那么简单,很多自主品牌倘若选择后者,很可能就会『死在』手术台上,即没了现在也没了未来,前者似乎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但是有很多自主品牌乐在其中,难以自拔,依靠价格上相对于合资品牌的绝对优势,取得了非常好的销量表现,甚至每每发布一款新车,就要革合资品牌产品的命,或者终结合资品牌的价格虚位,但是我们也似乎都知道,即使到了自主一线品牌在销量上超越韩系、法系品牌的阶段,自主品牌和合资的差距依然很大,那么问题似乎也就来了,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差距到底体现在那些地方?



    在我们看来,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一个非常大的差距就是造车态度的问题,我们甚至没办法计算,这两年自主品牌到底推出了多少SUV产品,你能说这些SUV产品都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设计研发吗?恐怕不能吧!更多的SUV产品从计划到产出的时间都很短,当然这在技术上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一款车从定型到上市还要经历更长时间的路试和耐久性试验以及更多的小修小改,直到这款车达到一个可靠性达到技术范围内最佳的状态,那么从2015年到2017年这三年间,SUV产品入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在我们看来,这就是一个照人下菜的行为,所以很多SUV产品的整体产品状况并不是很好,甚至很糟糕。但是反观很多合资品牌,在中国SUV市场中,用一句很低俗的话形容,就是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原因很简单,这些合资品牌不凑活,他们不会看到市场有所变化,就贸贸然推出一款车进入市场,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合资品牌的新车,它们的概念车、试装车可能两三年前就见过了,可能再上市的时候,就错过市场热度了,但是至少他们对得起购买了他们产品的消费者。造车态度的差异,不体现在销量上,却体现在品质上。



    除了造车态度和理念上的差距,技术差异或者技术鸿沟也是普遍存在的,举个例子吧!我们现在看到很多自主品牌新车搭载了1.5T发动机,一看数据,果不其然,最大马力150匹,那么这些发动机的来源可能就是来自三菱的4G63,或者是基于这台发动机的『变种』机型。再看本田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177匹,差距一下就出来了,当然自主品牌也有一些在核心部件方面做的比较好的产品,但是不多,更多的自主品牌还是依靠合资品牌的技术剩余和淘汰技术,所以从核心技术层面来看,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差距依然很大,即使是自主一线品牌。



    可能自主品牌们有信心革合资品牌命的一个主要来源就是性价比,但是这个性价比是需要加一个引号的,因为在我们的实际实用中,发现性价比这个东西真不是只拿一张配置表,对着另一个配置表消除同类项的过程,性价比更应该体现在这些配置的可靠性和实用的亲和力上,举个例子,吉利博瑞动不动就要秒杀合资品牌中级车,配置也很丰富,但是仅就我们手头这台车来说,有一项配置我们几乎不用,就是autohold,原因很简单,松开刹车小油不走,油门再往下踩点,车子猛地往前窜,所以经历了几次之后,现在这个配置几乎就是闲置了,那么问题来了,销量最好的国产中级车这样的配置却没法用,所谓的性价比又体现在哪呢?有没有和好用不好用是两码事。合资品牌的很多产品虽然配置相对不高,但是能用到的,几乎调校的还不错,当然不包括很多法系车那些反人类的按键位置分布。所以从配置表上来看,自主品牌优势明显,但是想要将这些配置的用户体验做到和合资品牌一样,依然需要更多的努力。



    最后我们必须强调一点就是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装配和可靠性方面的差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在两年前,小编家里和邻居同时买车,小编家里买了一辆配置还不错的自主品牌产品,邻居买了一台价值差不多的日系产品,配置低的可怜,内饰和面包车似的,现在两年过去了,小编家里这台车以及出现了多处异响,并伴随着一些变速箱抖动和轮胎偏磨,但是邻居家那台车,除了被二货司机不小心刮花了漆面,其他方面和新车差不多,也没什么异响,开起来和新车也没什么差异,这可能是我们对于自主产品和合资产品在可靠性差异上的直观感受,而类似异响这样的问题可能更多的就出现装配和材料选用上。合资品牌虽然配置很少,但是却更多的把成本放在产品的核心部件上,所以才会出现上述而差异。



    总得来说,我们是挺厌烦自主品牌依靠价格和所谓的高配置碾压合资品牌产品这一说的,即使自主品牌全面崛起,但是市场表现并不能完全说明产品的品质和技术的深度,所以自主品牌产品合资品牌之间的整体差异不应被市场表现抹去,消费者也不应被蒙蔽!

2017-04-25 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