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卖车和买车都不再是一种特权,中国汽车市场会是怎样
私家车驿站

中国的汽车市场几乎全世界最贵,这对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和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出口国来说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卖车在中国是一种特权。

 

 

一位资深汽车界人士说过:二零零零年前中国不存在汽车销售市场,那时是“汽车分配市场”。确实如此,二零零零年以前私人购车还很少,基本是法人机构或者叫单位买车,当时购车需要像粮票油票那样的“定编证”,申请拿到“定编证”的单位兴高采烈地到各省市的物资公司或机电公司挂号排队等着交钱提车,能分配到车都很高兴了,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概念,那时全中国是“汽车分配市场”。卖车的资质更是极其稀缺的资源,是一项大特权。

 

 

好不容易中国加入了WTOWTO的宗旨本是:消除贸易壁垒,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让消费者得到更多实惠,获得公平对待。可就是这个时候,2004年商务部发改委和国家工商总局却颁发了一道行政命令——《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该《办法》规定:所有想卖车的商家必须获得所经销品牌汽车在中国“总经销商”的授权。啥叫“授权”?就是你没有资格与“总经销”谈判,“总经销”是爷,各省市处级局级的“物资公司”、“机电公司”此刻在“总经销”面前都成了孙子。那么谁能当“总经销”呢?《办法》规定:总经销由汽车制造商指定!不要说2004年,就算是现在,在中国,好一点的车都是国外品牌,于是怎样呢,美国佬,德国佬,英国佬,法国佬,印度人,日本仔…… 所有的歪果仁都傻了,笑傻了!哪尼?总经销由制造商指定?一夜之间所有的歪果仁全部指定自己当中国总经销!

 

 

加入WTO之后,卖车仍然是一项特权,只不过是从局级处级的“物资公司”、“机电公司”手里转移到了奔驰、宝马、丰田等等歪果仁的手里。

这些歪果仁在国外是孙子,在中国是爷。谁能想象中国有350004S店呢?在国外建4S店要么厂家咬紧牙自己掏钱捣鼓,要么厂家要补贴一大笔钱给能干且愿意帮他吆喝卖他车的商家,厂家建一个店可难了。在中国呢?厂家不仅不需要掏一毛钱,还尼玛大爷一样全中国巡视托关系递交建4S店申请的中国投资人——哪怕你是处级局级单位。WTO带来的这种滑天下之大稽的奇葩现象全拜《办法》所赐,当然,为此买单的是中国消费者,而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办法》的出发点是:保护中国消费者的利益……。去年各地政府搞的“平行进口”也是个大笑话。广州的标准据说已经是从事汽车“平行进口”门槛最低的了,广州规定:必须有5年汽车营销经历;过往三年必须连续盈利;最近一个经营年度营销额不得低于4亿还5亿 忘了…… 这分明是A股上市公司的审核标准嘛。

 

 

这么说吧,各地方政府“为打破外国汽车制造商垄断”,鼓励汽车“平行进口”给投资人设定的准入条件比歪果仁规定的还难达标。一句话,直到今天为止,早已不是特权象征的汽车,在中国仍需获得特权才能经营,才能卖。买车呢?本来有钱就能买的,现不行了,加钱去拍牌还要有资格,深圳市政府就不惜牺牲政府信誉搞突然袭击限牌。在深圳、广州、北京买车是一种特权。从国外买车带回国更是一种特权,小编在广州政务中心正式咨询过黄埔海关的工作人员,得到明确的答复:到国外旅游买车是不让带回来的,你交关税都不收,你没这个资格。

 

 

30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极需外汇,那时进出口经营权是一项特权,只有处级局级的外贸公司才具备,不少外贸公司“为祖国创汇”不惜做赔本生意,90年代初全国开放进出口权,进出口贸易不再是特权,是个法人机构申请基本都能获批,结果怎样?我国在成了全球外汇储备最多国家的同时,GDP高速增长;2千多年来,写作在中国是一项特权,有了互联网,这一项特权自动作废(没有互联网时当个文艺青年可难了,满世界投稿,满屋子退稿……)现人人都是新闻编辑,随时随地发稿…… 中国社会不仅没乱,相反效率更高了。当卖车和买车都不再是一种特权,中国会是怎样呢?我们相信那将会令到管理部门效率更高,管理办法更科学,权力寻租官员腐败空间会被大幅压缩,汽车市场垄断不攻自破,我们不用再花比国外贵23倍的钱买车…… 小伙伴们,您觉得呢。

2016-01-23 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