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5 雪佛兰·黑斑羚(Impala)
常看美国大片的人对上图车型应该并不陌生,自1958年第一款雪佛兰Impala黑斑羚问世,经典的车型深入人心,让人难以忘怀,至今被众多爱车人士争先收藏。现在,雪佛兰黑斑羚经过不断的改造创新,被认为是最值得购买的汽车之一,稳占美国当地最受欢迎汽车的榜首,是通用汽车旗下销量最高的车型。新型的黑斑羚更是兼顾动力和经济性于一体,采用通用最新的EpsilonⅡ平台;在配备V6发动机,轻松达到305匹马力的同时,油耗仅为8.4L。美国的定价在2.7万美元至3.6万美元之间,相当于人民币17万~22万。这么高性能的一款车,为什么到现在都没被引入国内呢?
主要原因是引入黑斑羚以后会与通用旗下的类似车型形成重叠,首先国外官方价格在17-22万,和国内同品牌雪佛兰旗下的迈锐宝价位重复,同别克的君威和君越价位也相仿,而这三款车都是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旗下的畅销产品,引入黑斑羚势必会对这些车型销量造成冲击。其次引入国内的话,黑斑羚现有的许多配置就会被减低,且加上各项收费后车价位也会上调,其高性价比的优势会大大缩减,销量难以保证,前途堪忧。更为重要的是品牌的影响力,黑斑羚作为一款中型车,真正引入国内的首位对手一定会是君越,但是类似的价位、同样的配置和平台的前提下,雪佛兰的品牌影响力在家用商用车上来说远不如别克君越,所以,至今不管黑斑羚多么畅销,也没被引入国内。
TOP.4 雪佛兰·踏霍Tahoe
和黑斑羚一样,雪佛兰踏霍Tahoe也是美国电影里的常客,经常看到电影里FBI开着一款帅气的SUV去抓坏蛋,霸气十足,这款帅气的美式全尺寸肌肉型SUV就是雪佛兰旗下高端的美国国家公务用车。牢固的全封闭式车身,新型减震设计,全系新锐V8发动机,双模混合动力,使踏霍Tahoe能够平稳安全、强劲有力的征服一切脚下的道路。这款车是不少SUV爱好者的心头好,在众多呼吁引入国内的声音中,仍未走进国内市场,原因如下。
一、性价比不高,踏霍Tahoe是出名的油老虎,5.3L,V8发动机,性能强劲但是燃油经济性太差,转向的震动以及车内电子系统和也是普遍反映驾驶感差的毛病所在。二、类似产品已经占据国内市场,车型重合暂且不提,光是引入后定价就十分尴尬,踏霍Tahoe的美国当地售价为4.6万美元起步,中国平行进口价格尚未得知,但号称凯迪拉克版本的Tahoe的凯雷德售价在国内为148万-268万。
三、品牌影响力,大多数人对于雪佛兰的印象还是平价家用车,且国内各个大品牌SUV价格的不断下探,使得踏霍Tahoe的进门之路被堵。
TOP.3 兰博基尼·第六元素 SentoElemento(Sixth Element)
兰博基尼是全球顶级的跑车制造商和奢侈品标志。品牌一直倡导将时尚的外观和极致速度完美融合,而第六元素Sesto Elemento正是这一概念的完美体现。Sesto Elemento是意大利语第六元素的意思,这款超级跑车百公里加速时间为2.5秒,采用5.2L,V10发动机,最高湿度可达250KM/H,是品牌高科技技术的完美诠释。
但是因为这款超跑受众群体较小,高昂的价格、奢侈品的定位,使它的目标人群较为狭窄,其次因为其限量出售,产量极低,也暂时无法引入;更为重要的是该车是按照赛车标准打造的,因其性能和结构与普通车辆不同,必须获得合法上路资格才可以在国内行驶。
TOP.2 丰田·海拉克斯Hilux
丰田·海拉克斯Hilux是丰田旗下的一款轻型皮卡。这款皮卡性能非常高,不管是日常聚会还是农用家用、越野还是拉货,上山下海,无所不能。皮卡的本质并不影响海拉克斯内部配置,2.7L,大屏、倒影、多功能等等使它驾驶感好的同时功能多样化。美军在伊拉克曾经大规模使用这款皮卡,足可见其功能的强悍。
性能良好的海拉克斯Hilux却因其高不成低不就的定位始终无法引入国内。因为皮卡的外观首先减少很大一部分受众,其次因为其40万左右的价格十分尴尬,如果为了实用性,更多的人会选择国产品牌五菱或者长城等功能性汽车,若有收藏爱好者则会选择红杉此类的皮卡。
TOP.1本田S660
很多人都有一个拥有一辆跑车的梦想,一款动感流利拉风的著名品牌的跑车,售价却仅在10万出头,不少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在痴人说梦,但是本田S660成功证明了这不是天方夜谭。日本本土特有的这款K-car本田S660,因其独特K-car的标准规定,使得它拥有迷人的紧凑车身,小车小排量,但是不小的却是它的配置和质量,一键启动、高性能轮胎外加与超跑同款的中置后驱,使S660拥有超高的性价比,同时也十分适合我国环保的要求,以及停车困难的现状。目前,在日本的售价15万元左右。
遗憾的是,这款本田S660至今也没能被引入国内,最重要的原因是该款车是日本特供车是一款右舵车,买不到左舵车我国法律法规里,右舵车是不被允许上路的;其次,假以时日这个问题被解决的话,进入国内因其跑车的定位,和敞篷等配置,决定了它国内售价不会太低,彼时是否会因价格问题影响销量就不得而知了。
不管是因为产品重叠、定位尴尬还是规定限制,国外很多口碑良好的车型暂时与我们无缘,但是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国内车市竞争愈加激烈,各个名品牌推陈出新,很多车型都将会进入中国。
2017-07-28 15:38
- 相关推荐
奔驰全新SUV GLB开始路试 明年引入国内销售
1790 浏览沃尔沃S90 PK 奥迪A6
2546 浏览跨界风格 福特全新SUV将于11月17日首发
11161 浏览挂着丰田标的雷克萨斯ES “大号凯美瑞”将搭2.0T发动...
2162 浏览
- 最新评论